再做一个乡村,让运营升级
日期:2022-04-15 16:12:33 点击:1023 来源:
运营不赚钱吗?以我的经历来说,有难度,但是能赚钱。只要力量汇聚了,区域价值提升了,市场是会有回报的。
做成了那个案例之后,我们又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:如果我们经营更多的资源,那么运营的盈利能力会不会更强?
我想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是青杠树村。它是“中国十大最美乡村”、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”,也是全国特色小镇——三道堰镇双4A景区中的一个。
如今风光的青杠树村却是个典型的灰姑娘逆袭的故事,曾经是三道堰镇上最穷的村,作为水源保护地,它的产业发展受限,地少人多,快速通道沙西线把青杠树一分为二,直到2012年才迎来它的第一春——农村土地综合治理,即俗称的“小挂”。
所谓小挂,就是通过土地整理把结余的土地留在村内,指标不外移,非征地拆迁方式,而是以村集体作为实施主体,老百姓进行自主腾退土地。通过“策、规、设、建、运”实现产业新居。
参与这一系列服务的,就是“愿乡”。
我们于2012年拆房、2013年老百姓住上新居、2015年组建合资的运营公司、2015年底拿到“中国十大最美乡村”、2017年拿到4A景区牌照、2018年拿到“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”,前后不过7年时间,一气呵成,顺风顺水。
它的特点是:建设用地留存村内,运营平台快速实现资产整体大幅升值溢价。
在没有外来大资本介入的情况下,以村集体为主体解决资本资金问题,结余的建设用地分批入市,从2016年的60万/亩到2018年的120万/亩,再到2019年的150万/亩。
只用了几年时间,青岗树村的土地价值就翻了几番。不仅土地价值涨了,老百姓的产业新居价值也涨了。在青杠树租一套房子,比郫都城区租一套房子还贵。郫县城区一个套二,一年租金两万左右,青杠树却要三四万,还很抢手。
青杠树村如今每年的游客都超过200万人次,一到旅游旺季,青杠树门口的沙西线就要堵车,村上的停车场不断扩建,村民开设的农家乐也从几家到现在的106家,旅游业态逐年更新。
去年,青岗树村更是跟上了互联网思路,推进了数字化乡村运营系统。而村集体从运营公司分配的收入每年都超过300万。很多人问我,青杠树村是凭什么红的,它有什么独特之处,你们公司在青杠树村到底投了多少钱?
青杠树村,村民都生活在村子里,有乡村的生活气息,即使是旅游旺季,你来了也不会没饭吃,不会觉得人挤人。它是一个不收门票的乡村社会化景区,有着传统川西田园的肌理,且空间足够宽敞,男女老幼到了村里都很开心。
这个村的接待能力很强,村域内光停车位就有5000个,有一百多个餐饮小吃接待点,加上镇上另外一个4A景区全镇有近千个餐饮、住宿接待点。
我们在青杠树,仅就运营来说,投资额只有100万元。我们和村上共建的运营公司,第一年就实现了盈亏平衡。两千多亩的青杠树景区,我们运营公司管理人员只有5名,是村和镇上的协同管理自治组织。通过这个运营平台,大大降低了整个区域的运营成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