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把样板乡村,做成了财政无底洞?

日期:2022-04-15 16:11:08 点击:1023 来源:
运营乡村,和运营其他一般的商业项目不同。因为乡村的内部结构更为复杂。其复杂性突出表象在如下几个方面,如村集体资产很少,乡村资源分散,权属主体多等。基于这种复杂性,想构建好一个具有可落地性运营顶层结构,十分不容易。

为什么说十分不容易?一方面原因是,乡村基础设施不足,地方政府负担较重,在没有大的社会资本介入的情况下,通常不会有大的、完善的基础配套项目;另一方面原因是,很多地方基础设施建的也很好,但是却没有,或少有经营设施。

一个硬件再好的乡村,如果没有运营,光有支出,没有收益,它怎么能发展的起来!

当前的现实情况是,在乡村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,同质化竞争也日益激烈。各种文旅、康养、亲子、特色农业项目,让人看得眼花缭乱。个别村子确实可以这么做,但是,那些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明显的美丽乡村,该怎么办呢,又该如何做运营呢?

运营不是一个灵光一现的点子,更不是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,它是一种能力的彰显,需要熬过一个“周期长、利润低”的持续过程。

我见过一个镇,上位政府花了将近1亿做场镇风貌,但是这一个亿没有为区域老百姓带来经济收益,区域产业也没有实现升级。所以,即便一些地方政府花再多的钱,如果不做运营,这些钱也只能是花的“好看”而已。

现实的情况是,更多项目的支出都是地方政府在花钱。表面看,这些项目看似产业升级了,老百姓也富了,但是项目本身的造血能力却很差,运营成本很高,政府需要年年补贴,像个无底洞一样。
政府想为老百姓谋福利,老百姓想致富,社会资本也看好乡村的良好肌理、生态资源、低廉的资源成本……乡村发展赶上了一个好时代!

问题是,参与乡村的各方,如何才能实现互利多赢呢?如何做,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呢?

下面,我来分享最近十年我们做乡村运营的一些想法和经验,欢迎同业一起探讨、交流乡村运营话题。

 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