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视域,看战旗村的发展与振兴

日期:2022-04-15 17:19:34 点击:1023 来源:
想再分享的案例是乡村振兴的网红村,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。我们参与战旗村的服务前后有十年,它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个阶段是在“城乡统筹、土地增减挂钩”的背景下,分别于2003、2004、2007年分三次进行了土地整理,也就是俗称的“大挂”,卖建设用地指标。
通过土地整理项目结余的440.8亩建设用地指标销售的9800万资金,战旗村实现了全村1704个老百姓的新居建设。而在清产核资的过程中,村集体预留了部分建设用地,招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入驻,既解决了村民就业的问题,也增加了集体收益。
2015年战旗村又拔得头筹,敲响了四川首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,战旗村开始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。
战旗村发展对第二个阶段,是从传统的一二产业到一二三产业升级转型阶段。我们公司在摘拍这宗土地的同时,与战旗村合资成立了“四川花样战旗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”,开启了战旗三产、旅游发展的新篇章。
公司除了开发完成“第五季香境”项目产业入驻,村集体同步也完成了“战旗十八坊”项目的建设,于是平台公司和村镇开始共同推进战旗村的4A景区创建工作。
2018年,战旗村迎来了习大大的点赞。战旗村进入发展的第三个阶段,即乡村全面振兴阶段。
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一面旗帜的战旗村,创办了战旗村乡村振兴培训学院,战七十八坊也完成3期建设并落地运营,唐宝路美食街也正在建设中……
若要总结战旗村的发展经验,我认为它有六个关键节点要素:
第一,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,梳理村内存量资源。
村级合作联社对村内进行清产核资这件事,在全国范围推进很久了,但就我接触的大多数乡村,这项工作很水!图斑与现状房屋位置不一致,很多村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家底。
而战旗村在“量化资产”这项工作中,做得非常扎实。通过土地实现资源到资产再到资金变现,完成新居建设。和很多地方不同,当时的战旗村有所保留,整理的建设用地没有卖完,留存了一部分在村上。
第二,土地利用紧贴中国乡村土地改革政策。
第三,充分用活土地资源,完成产业招引。
第四,坚持以村集体为发展主体,实现集体资产和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。这种觉醒,在当时的乡村,我认为是很超前的。
第五,在产业发展和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,完善治理机制,村集体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社保、强化家风家训、强化党建工作。其实治理乡村,村干部是非常有办法的,它和当时共产党打土豪分田地是一个道理,为大家树立共同的目标和期许,拥有分配权,你的治理能力自然会加持。
第六,在整个过程中,我们不得不提战旗村的灵魂人物——村支书高德敏。高书记自己就是一位企业家,他懂得市场经济,把战旗村也当成是公司来经营,把握机会,带领全村大胆创新、进取,才实现了战旗村的振兴。

 
推荐阅读